肠套叠是婴幼儿的一种常见病,是指一段肠管套入其相连的管腔内,小儿肠梗阻的常见病因。
肠套叠一般在夏秋季节比较多发,4~10个月的宝宝发病率较高,2岁后发病的几率比较少,以阵发性哭闹、腹部摸到包块、血便为显著特点,有些人还可能出现呕吐。宝宝腹痛,因为不会讲述,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生哭闹、屈腿、面色苍白。
2个月~2岁为“高危年龄”
医生提醒说,肠套叠的高危人群在2个月到2岁之间的宝宝。他们的胃肠系统发育还不完善,特别是肥胖的小婴儿以及1岁左右的孩子,发生急腹症的几率会更高。因此,宝宝在出现腹痛时,家长得警惕。
五大症状早期判断
1..腹痛、哭闹,在出现这个症状时,宝宝会哭闹,有时还会紧缩双腿,手抓腹部,脸色发白。
2.呕吐,宝宝在哭闹时伴有呕吐。
3.便秘,肠套叠时,宝宝的肠子堵住了,就会发生便秘的情况。
4.腹部包块,在宝宝的右肋缘下面或肋上会摸到包块。
5.血便,宝宝就会出现便血症状,会拉带血的便便,此时应及时就医。
如果您还想继续了解儿科健康知识,可以点击http://erke.woman91.com/ ;
如果您想直接打电话,请拨打远东妇儿科医院24小时服务热线0755- 88808888;
如果您想在线客服,可点击【在线客服咨询】
【导读】肠套叠是指肠管的一部分套入另一部分内,形成肠梗阻。肠套叠分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类。小儿肠套叠几乎全为原发性,他们的肠道本身并无...
小儿患了肠套叠该怎么办?【导读】什么是肠套叠? 肠套叠是一段肠管套入邻近的肠管之中而引起的肠梗阻。急性肠套叠是婴幼儿常见的外科急腹症。常发于2岁以下,尤其是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