母乳性黄疸,顾名思义,是因为婴儿喂养母乳而出现的黄疸。过去认为母乳喂养的婴儿大约只有1%~2%可出现母乳性黄疸,但近年来由于此病逐渐被重视,其实际发病率可能远高于此值。文献报道母乳性黄疸在病因学上可占新生儿黄疸的82.7%。
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黄疸的种类之一,是因喂养母乳而导致新生儿患上黄疸症状。随着母乳性黄疸的病发率越来越高,也逐渐被家长们所重视。下面我们就请医生来详细的介绍母乳性黄疸。
母乳性黄疸可分为早发型和迟发型。
母乳性黄疸的发病原因:
由于此种母乳中β-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多、活性高,使婴儿胆红素在肠道中重吸收增加而引起黄疸。当新生儿开奶迟,摄入量不足,肠蠕动减少时,β-葡萄糖醛酸苷酶在肠道中分解结合胆红素,还原为未结合胆红素,后者易被小肠重吸收进入血循环,加重黄疸。
早发型黄疸的特点:早发型母乳性黄疸易被忽视,因黄疸出现时间及高峰时间与生理性黄疸相似,即在出生后2~3天出现,并于第4~6天明显,然后在两周内消退,但胆红素的较高值超过生理性黄疸。
晚发型黄疸的特点:通常所称母乳性黄疸一般均指此型。出现时间较晚,常紧接生理性黄疸之后发生,与生理性黄疸重叠且持续不退;亦可在生理性黄疸减轻后加重,即常在出生后7~14天出现,2~3周达到高峰,胆红素可达342μmol/L(20mg/dl),4~12周后下降。
如果您还有这方面的疑问,可以免费在线与医生进行咨询>>>【在线客服】
网上预约免排队,免医生挂号费,医生一对一接诊,24小时电话垂询:0755-88808888
更多儿科知识尽在:http://erke.woman91.com
【导读】不少新妈妈担心,黄疸会对宝宝智力产生影响。一般说来,生理性黄疸症状比较轻,会自行消退,而病理性黄疸如果护理不当,会影响小儿...
如何缓解新生儿黄疸的症状?【导读】新生儿黄疸有部分是属于生理性黄疸,可以自行消退,家长不必过于担心。而病理性黄疸是由多种原因引起,此种黄疸需要早发现,早治疗...